
墙纸:从无知到标准化
现状堪忧:三分靠猜,七分带蒙
“居然之家”采购经理林为民开门见山地指出,墙纸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缺失问题:“其产地、功能、质量,基本都是靠采购经理的经验来判断。新入行者往往会交学费。”
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正在选购墙纸的黎女士抱怨道:“全是英文,根本看不懂,下回要带个翻译了。”
售货员解释称,墙纸标注英文是生产厂家的习惯,中文反而不好卖。林为民拿起一卷墙纸考问售货员时,后者却误将其认作中外合资产品。
在另一家档口,一款蔷薇图案墙纸号称芬兰进口,不含甲醛,每卷售价479元。但售货员却无法说出具体产地。相比之下,一款国产薰衣草图案墙纸售价仅为220元,但样册上也没有中文标识。售货员称,进口墙纸性价比更高,但并未解释为何价格相差一半。
规范缺失:行业标准待完善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副秘书长张幔红指出,墙纸产业目前缺乏统一、通用的行业标准和标识,导致市场缺乏规范化经营和管理。
一方面,墙纸行业规模较小,监管政策不健全;另一方面,标准化工作推进不够,给生产企业留下了“傍洋标”的好机会。
潜力巨大:绿色墙纸大有可为
尽管如此,墙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估计,2011年墙纸业产值约为4.6亿卷,新增生产线300多条。随着精装修的推广,墙纸使用率将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为墙纸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旦绿色墙纸被纳入保障房装修计划,其发展后劲不容低估。
国产化、标准化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墙纸行业实现国产化、标准化迫在眉睫。目前,一些国产大品牌已开始设计具有东方特色的墙纸,颇受消费者欢迎。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黄理欣认为,墙纸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表达场所。盲目崇拜洋品牌,无异于自损意识。
中国文化,墙纸之根
贴着洋标签的墙纸,大部分并非进口,而是傍洋标以提高身价。只有欧尚、布鲁斯特等国际大牌为消费者所熟知。
黄理欣强调,是哪个国家生产的都不知道,岂不是盲目购买?只有明确标明产品信息,消费者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结语
墙纸行业发展迅速,但标准化和国产化进程滞后。长此以往,“三分靠猜,七分带蒙”的悲哀局面将持续存在。行业有关部门和生产企业应携手努力,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标识,以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墙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