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y这款MDR-MA900发表时,笔者就已经对它感到相当好奇,独特歪斜单体加上不凡开孔的全开明框体设计,造型好像1997年就已经推出的家庭剧院型耳机MDR-F1的经典重现,虽换上超大直径的70mm巨无霸单体,分量却比当初的F1还笨重。
这次除了与Sony借来全新的MA900以外,也跟强人我朋友借到一只情况良好的F1作为对照组,两者疾速比较下,青睐F1的人造感的人,恐怕会对MA900有所微词;然而感觉F1少了点***的人,兴许会青睐上MA900。
跳转持续:
造型与配戴:
MA900光从包装就相当的乏味,MA900的包装算是相当环保的,从外盒到耳机的固定框都是驳回纸板,而且MA900包装里面Sony高阶耳机一贯的衬布也是大有文章,这张金色的衬布不光只是点缀MA900用的一张布,还是耳机的收纳袋。只是笔者个人感觉相较造型跟色彩都很低调的MA900,这个金色的收纳袋仿佛高调了点。(苦笑)
从包装中取出MA900,第一印象就是与渺小的单体不可联想在一起的笨重,相较F1约200克,换上大单体的MA900仅约195克,重要的起因是因为大量驳回轻量化材质,包含轻量化不锈钢头带,ABS树脂的框体以及铝镁合金的支架等等。
MA900与F1驳回理念类似的歪斜单体配置,只有你的耳朵不是招风耳,只有你配带的时候有好好的把头带长度拉到正确的地位,只管MA900单体看似很贴近耳朵,却不会导致压耳的感觉。
另外在耳罩的材质方面,MA900舍弃当初F1好受却略嫌闷热的绒布材质,改用通风网布材质,即便夏天配戴也没有显著的闷热感。
头带部份,MA900放弃F1左右两头各以一条金属丝串过头带、靠金属丝的弹性撑持单体配置的模式,改用个别的推拉式设计,并在头顶安放一块稍厚且可轻度调整的软质衬垫,相较于F1的设计,其实MA900便捷的设计有着耐用的个性,因为这次借来的F1因为少用的关系所以没有感觉,但这种金属丝头带设计,会逐步弹性困乏,到最初配戴在头上单领会逐步下沉。
相较于F1大量驳回铝合金制作,MA900就义了当年F1的前卫设计感以换取更轻的分量,就珍藏价值以及第一眼印象兴许比较不突出,但所带来的配戴好受感却是F1也难以比较的。尤其当带着F1躺在沙发甚至床上时,因为简化的推拉式头带设计,F1的配戴稳固性比起F1更稳,不会随着头的角度影响单体的
从材质的筛选、构造设计,只管MA900造型看起来没有F1显眼的全金属框体设计,不过轻松、好受的程度比起F1却是有过之而不迭。
声学构造:
MA900与其前身F1一样,驳回全开明式的设计,全开明耳机在构造性上,领有凝听好受性、人造的空间感以及不会因为框体反射导致的音质影响,但在传统的开明式耳机方面,却会遇到两个头痛的问题,一个就是漏音,另一个则是低频的质感。
漏音方面,因为框体并不会把声音封闭在里面,等于听的人的音乐里面的人也能听见;另一方面,外界的杂音也会被听音乐的人所听到;在宁静的环境使用开明式耳机就算了,但像如办公室有人交谈等等,都会听的一清二楚,同时漏音也会影响到附近的人,导致别人的不快。笔者一位朋友先前就因为家人抗议的关系把刚动手的HD800在不到三个月就转手了。
至于开明式耳机低频难以重现,则是因为不足框体反射以及共振,低音随着开明的设计很快的扩散掉,很难还原低频的质感与量感。所以MA900在构造设计的挑战课题就是该如何保留全开明耳机的人造感、又能够缩小漏音、提升低频的质感。
所以MA900选用了两个伎俩,一个是机构学,另一个则是导入全新的70mm单体。机构学方面,MA900驳回F1独特的歪斜单体加上仅有后方的开孔设计,只管是全开明设计,框体前端仍旧能作为反射区块将部份的低频反射回来,但又能透过后方的开孔维持耳机的开明性。
因为MA900独特的构造设计,相较于传统的全开明耳机,MA900漏音的情况较为不显著,甚至也有必定的乐音阻隔性,情况更凑近半敞开设计的耳机,但却又残缺的保留全开明耳机的长处。
单体方面,相较于F1驳回过后最大尺寸的50mm单体,MA900使用专为MA900设计的70mm超大尺寸单体,这也是Sony继XB1000耳机后第二度驳回70mm的单体,为何选用大口径的单体,也是因为无切实上单体越大也越容易营造低频的量感,这颗70mm单体具备5~4KHz的响频,灵便度104dB,阻抗为12欧姆。
另外,MA900的单体设计也通过独特的设计,Sony利用独特的声学阻隔材料,可将低频针对耳孔凝聚,但又能让低音的呈现人造的散射;透过这套独特的材质,让全开明式设计的MA900的低频集中到耳孔内,营造个别开明耳机难以达到的低频凝听感。
听感:
MA900如同前身F1一样,都是以头戴式家庭剧院的理念开发的产品,并且针对透过网路串流媒体参观影音的需求进行开发,线材长度约莫3米,根本上就是让使用者可以接在电视、家用总扩下面,而后躺在沙发上好受听音乐的产品。不过只管MA900可算是F1的后继产物,但在声音的诠释却是有相当的差同性的。
在同样的地方,MA900因为驳回与F1类似的单体配置与框体开孔设计,领有传统全开明耳机的广大音场,以及只有全开明设计才会有的人造档次感,但也仅有空间广大这点,MA900可说是F1的后继,因为其它的声音诠释方面,MA900与F1已经没有太多的类似性了。
F1整体人造,乐器声显著,而人声略为清淡后退,宛若一杯无糖的茉莉花茶一样的清新感;而MA900则人声浓烈凝聚,甚至有点贴耳,乐器就不如F1的显著,而是有些后退的,低频虽不若XB1000般的氾滥,却强而无力、声声直击脑海,像是一杯八分甜的珍珠奶茶,只管合乎公众的口味,不过对只喝无糖花茶的人,就会感觉这杯奶茶太甜、太腻。
再谈到MA900与F1的特色,只管两款耳机都是属于低阻抗设计,不过F1可不是一款好解决的耳机,同样透过SonyWalkmanZ1060驱动,F1无论是档次、声音的质感几乎都不可体现进去,剩下的只有一种无止尽的空洞感;至于帮F1找耳扩也不容易,毕竟管理力低劣的低阻抗耳扩反而比高出力耳扩难寻,一个搭配失误,要不空间被适度拉远,或是声音反而拥挤。
既然50mm单体都已经很难搞,那70mm单体的MA900呢?令人相当意外的是,MA900是一只相当容易解决的耳机,无论接在Z1060、USBDAC耳扩一体机,甚至间接接在电脑的耳机孔,无论低频的质感与量感或是空间的档次都体现的绘声绘色,接上推力更大的耳扩时,MA900也有必定幅度的提升,只是相较F1接上耳扩的扭转没那么显著。
除了高效率的70mm单体之外,MA900独特的阻抗匹配回路恐怕是最重要的主要。透过内部的阻抗匹配回路,能够针对不同推力的前端作适度的调整,避免在推力过低或是过高的前端导致声音的劣化。不过要当心的是,MA900毕竟锁定在连贯电脑、随身听或是总扩的耳机孔输出凝听使用,最大霎时承受力为700mW,仍不倡导接上针对高阻抗耳机设计的高出力耳扩,免得线圈烧毁。
以MA900的开发理念来说,最合适它的舞台应该是参观电影,至于凝听音乐则是它的附加价值。不过这不代表MA900不合适听音乐,它在风靡音乐的体现仍旧可圈可点,低频的震撼力以及中频的渲染性,还有广大的音场等等,都是MA900的强项。
笔者甚至也拿它玩了暗黑毁坏神三,体现仍旧相当亮眼,不过可千万别拿它玩FPS,那种枪林弹雨的游戏还是交给专业电竞耳机吧,毕竟长时间沐浴在FPS游戏的爆炸声对个别耳机的震膜挫伤性相当大,千万别拿这种以影音参观与音乐鉴赏的耳机开玩笑。
不过MA900也不是没有毛病的,首先是人声过近的问题,恐怕对一些人来说,MA900的人声地位甚至是已经有压迫性了,其次就是低音的加长性相较F1差了一些,感觉一些女声独唱的例如米西亚在标低音时,MA900在高到一个畛域就像是被掐住脖子一样。
另外,只管MA900透过独特的设计已经相较个别全开明耳机能阻隔较多的环境音、漏音情况也没那么显著,不过MA900到底还是一款针对室内凝听使用的耳机,带出门外隔音的成果怎说也不可能有敞开式耳机的水准。
只管先前提到相较轻口味的F1,MA900口味显然重了很多,不过以笔者个人的凝听爱好,公心还是比较青睐MA900的,毕竟笔者主听风靡音乐居多,F1在人声的诠释能力方面少了点韵味。
另外,MA900长时间配戴的分量配置也因为头带设计以及整体配重分布的很均匀的关系,比起F1更合适久戴,加上通风的耳罩设计以及轻易接上设施声音体现都不至于太差之下,MA900在这个价格带的竞争力也是相当不错的,合适会拿耳机轻松的看电影、听风靡乐,并且不想特意投新闻源与裁减器的使用者思考。
2021好用的手机耳机有哪些推荐?-血手幽灵M70
这次的好物推荐,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款圈铁耳机。
圈铁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动圈单元和动铁单元联合在一起的耳机。
为什么有会有圈铁耳机,一代产品的产生必然是解决上一代产品的无余,圈铁耳机也不意外。
动圈耳机和动铁耳机在必定程度上都有不完满的地方,圈铁耳机的产生是为理解决动圈耳机和动铁耳机的毛病,整合它们两个的长处。
圈铁耳机既有动铁耳机的解析力好、动静能力强和低劣的细节体现,又能获得动圈耳机的杰出低频体现和低劣氛围感。
如果不思考价格的话,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完满的解决打算。
南卡T2,作为这次我给大家推荐的圈铁耳机,它会给咱们带来什么惊喜?咱们接着往下看。
南卡的包装始终都是令人惊喜的。
最里面是彩色的封皮,南卡T2的渲染图通过不凡的解决贴在包装盒上,看起来很有立体感,封皮下面是一个盒子,盒子也驳回了磁吸式的设计,耳机仓和硬件各在一边,彩色耳机盒在浅灰色的衬托下显得有一股商务感。
南卡T2这次的充电盒是值得褒扬的,耳机盒表面驳回亲肤的材质,拿在手机特意的好受。
不像以往的充电盒是光滑的,南卡T2充电盒整体是驳回对称的设计,下面有许多独特的空间构造和图案,配合彩色,显得特意有科技感。
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调和感,另外,在充电盒上南卡的标记是刻下来的,高级感油然而生。
这次重点说的应该就是声学设计,后面推荐过,南卡T2这次驳回了动圈+动铁双单元,也就是圈铁耳机。
动圈耳机,宽松人造,声场广大,低频饱满,高中低频连贯人造,而动铁耳机,具备高灵便度,音乐细节体现好,声音线条感更清晰。
咱们再来看看南卡T2的硬件配置,驳回高通的3020蓝牙芯片组和蓝牙5.0,在解码上,南卡T2同时允许ApTx和Acc高清解码,看来南卡T2这次是将整合长处进行到底。
这就象征着无论你是安卓,还是iPhone,南卡T2都能给你带来杰出的解析力。
当然,咱们说的都是切实体现,那么南卡T2的切实体现到底如何,咱们来切实体验一下,测试一下T2动圈体现,用《渡口》测试,三次鼓声下潜的较深,人声饱满。
我又听了《OneILove》,的确被声音震撼到,声音亮堂而且有水份,细节很足。
T2这次间断了T1的空气桥设计,导致三点撑持,这样的好处是使在激烈静止中也能保持佩戴稳固切实体验了一下,只管是动听式耳机,但因为其独特的设计加上随机附赠的2对大小不同的耳帽,在佩戴时没有脱落感,在激烈静止时也能稳固的佩戴。
动听式的设计,导致防风腔体,加上T2驳回CVC8.0降噪技术,满足更多嘈杂环境下的通话需求。
使得这款耳机的隔音也有不错的体现。
实测下来,南卡T2在食堂、路下等声音嘈杂的情况下仍然具备良好的隔音体现,不逊色于有被动降噪的半动听式耳机。
南卡T2驳回TypeC充电,除了常规有线充电,T2还允许无线充电,用南卡POW2给T2充电,充电速度还可以。
当初无线充电越来越遍及。
出门只有要带南卡Pow2,手机和耳机都可以充电,真得是非常便捷。
至于续航方面,我想多说说,用强悍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可能是我用过所有蓝牙耳机中续航最久的。
大家在使用蓝牙耳机时,感觉最不好受的就是听歌或者看视频时耳机显示电量低,真得很败兴,但在T2这款耳机中,不必担心这种情况。
据官网推荐,T2有着70毫安的大电池,而且有低功耗提升,使的南卡T2的续航在蓝牙耳机中处于上游地位。
配合充电盒,总续航达到40小时。
交互方面,因为南卡T2在耳机本体上实现的配置多,所以南卡的操作也是我评测以来看阐明书最多的一次,南卡T2有单耳模式和双耳模式,但这次的单耳跟以往耳机不一样,我这次的手机是RedmiK20pro,它有时候可以显示两只处于配对期,当你想用哪只耳机听,你可以点击耳机,可以在两只耳机间切换,另外,南卡T2还允许主从切换。
作为一款无线圈铁耳机,南卡T2总的来说,还是惊喜满满,在咱们关注的点,比方音质、续航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一些操控上,我感觉可以做一些减法。
之前说过,因为圈铁耳机在设计上的不凡性,所以个别价格都高,499元的价格,从圈铁耳机的市场上看,性价比很高。
所以,你如果想要体验圈铁耳机,我强烈倡导你选用南卡T2。
圆柱形耳机仓怎么拆开
1/7找到X光的照片图解在网上获取X光的照片图解,这样能清晰看到耳机和耳机盒子的线路和构造。
2/7寻找螺丝和卡扣对于这款耳机没有发现什么螺丝和卡扣。
3/7用刀片切开咱们根本就只能用刀片切开了。
1688根据文章内容为您推荐广告刀片直销价格面议¥999元¥999元查看4/7用镊子夹出部件使用镊子等小心翼翼的夹进去里面的部件。
5/7拆开耳机这副耳机的左右各一个的彩色的圆柱体就是耳机的锂电池了,当心更换的时候小心电源极性。
6/7拆解电池盒电池盒的拆解了,因为电池盒里面涂了厚厚的胶,有可能是防水胶之类的,总之没坏的话不倡导拆解后期很难还原了。
7/7总结可培修指数根本为0,须要更换就间接换新吧,不得不说苹果的物品根本都是一次和固化的产品不存在DIY换修了和共性化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