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误会的,误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古今差异造成的。因为熊猫的脸又圆又胖,就像猫的脸一样,而它的身躯却很像一只熊。所以中国近代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熊猫普遍的叫法是猫熊或者大猫熊,意思是长得像猫一样的熊,也有人说这就是一种新型的熊。之所以到现在叫它熊猫而不是猫熊其实是和读法有关系的。1950年以前中国大部分人的书写习惯都是直书,阅读顺序都是从右到左。而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熊猫的时候用的是横书,阅读顺序和直书刚好相反。虽然他们确实展出的是猫熊,但是按当时直书的习惯读却是熊猫。那个时候熊猫刚刚被大众所认识,你说叫什么大家就跟着叫了。然后熊猫这个名字就在它的故乡四川流传了起来,后来熊猫完完全全压过了猫熊。于是官方也就将猫熊正式更名为了熊猫。其实熊猫的名字有很多,在它的家乡当地人给它起了很多名字。有叫它白熊、白老熊和花熊的,在某些藏族地区也有叫它叫荡或杜洞尕的。平武白马达布人有的把熊猫称为洞尕,而凉山的一些老人把熊猫叫做峨曲。这些名字虽然差别比较的大,但是都是对于熊猫特征的描述。这些名称的大意是白色的或者黑白的熊类。不仅如此,还有根据它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命名的。比如竹熊、华熊(中华之熊)、银狗等。大熊猫到底是熊还是猫?它是一只熊。这是一只熊,不是一只猫。它属于熊科哺乳动物。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它的标准中文名字其实是熊猫,意思是像猫一样的熊。这是最早的以食肉为主,由伪熊进化而来的熊猫。大熊猫是食肉动物,但不吃肉,喜欢吃竹子。它们99%的食物来源是竹子。熊猫是熊,不是猫。它属于熊科的大熊猫属,也被称为熊猫、竹熊和白熊。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800多万年,被誉为活化石。而且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是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食肉动物,但多以竹子和竹笋为食。它性情温和,不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关于熊猫,有哪些不知道的冷知识?据媒体报道,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出现国宝野生大熊猫,被一对兄弟列为咬死羊的凶手,残忍地用枪杀害,随后被剥皮卖肉。这种新闻是否难以让你相信,人们保护熊猫还来不及,怎么会有人去猎杀它?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不过除了这个,关于熊猫的知识你还知道什么?今天跟知力君一起来学习下。1.熊猫原来叫猫熊。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误的答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2.西方最早知道熊猫这种动物在是1869年,当时法国传教士获赠一张熊猫毛皮。1869年春天,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四川宝兴邓池沟获赠一张熊猫毛皮,他表示这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品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的一个空白。后来他将抓捕的熊猫送往法国,可惜的是熊猫在路途中因经不起颠簸和气候的变化死亡,戴维将其制成标本,后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世界上的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就这样产生。3.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两三百万年。据科学家考察,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体形比现在的熊猫还要小,此后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4.一只野生熊猫的寿命大约是20年。大熊猫的一岁相当于人类的三岁,野生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一般为15年,圈养的大熊猫为17年。据说熊猫家族里活得最长的老寿星活到了37岁,差不多就是人类的100多岁。5.熊猫貌似温顺,实则凶猛。竹子是熊猫的主食,除了竹子之外,熊猫还吃野果、昆虫、竹鼠、羚牛等动物尸体。跟大熊猫一